第41章 世上第一个交卷的人-《大唐第一废物王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魏征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也多次上言谏策,想要避除隐患,可终究是没有好的方法。

    唐初,便是有着不服从官职的“节度使”企图造反,朝廷多次派兵镇压,虽是胜之,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他们。

    西南之地,高山峻岭,地势复杂,不似平原之地,一马平川,纵目望之已是千里之外。而李太白的一句: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便是对西南最好的形容。

    不少功勋子弟,看到考题之后,个个眼睛里面放光,他们早听闻西南之乱,有着不少人的父辈前往西南镇压叛乱。

    所以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方法精髓便是一个字:打!

    区区南蛮子?胆敢叫嚣大唐帝国,那便让你知道大唐帝国的厉害之处,不服从命令,那就打到你服从命令为之。

    “不····就是南蛮子吗?这还不容易?”不少人心中暗暗自语,认为今年的考题很简单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也是几乎是所有人的想法,总结四个字:不服就干。

    包括太子在内,想不到其他好的办法,无奈之下,只得落笔撰写一篇如何平叛西南的策问。

    李承乾也不愧是太子,他撰写的策问,尽管以“打”为主题,却在其中加入了不少战略性建议,可见他这个太子也不是吃闲饭的,这些年跟在李世民身边总归是有收获的。

    尽管李运仅用了半天时间便是将第一轮考试完成,可他足足又花了半天时间,他没有陷入大众思维,而是沉思良久,脑海之中浮现出了无处平定西南的策略。

    可他想的诸多策略,皆是一时之策,正如“打”的策略,或可解决一时之难,却做不到根除祸患。

    因此,想要在此次科举大考之中获胜,取得一甲头名,其根本便在于此。

    时间不知不觉溜走,其他人皆是下笔作答,李运则迟迟无果,又是思忖了很久后,其脑海之中忽然蹦出了四个字。

    也正是这四个字,让他灵光闪烁,他激动地拍案而起:“想到办法了。”

    一瞬间,李运文思泉涌,下笔如有神,此时此刻犹如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似的,从天而降的想法呼啦啦的袭上心头。

    他手腕抖动,浓黑的墨字跃然出现在之上,那一个个俊秀的汉字像是一颗颗悦动的音符,仿若在那张白色的之上奏响了一曲恢弘的交响乐。

    其他人还在主动“打”策略,其中不乏三十六计中的灵活运用,什么围魏救赵,金蝉脱壳、抛砖引玉等等,形如纸上谈兵对于秀才们而言可谓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,众人还在答卷当中,李运大笔一挥,写下自己的化名:“王小二”后,便是迅速起身来,高声喊了一句:“交卷!!”

    交……交卷?!

    语惊四座。

    考场中响起如此迥异的声音,不少人投来惊讶的目光,就连主考官也是懵了,礼部侍郎走到李运所在的考房,好心地提醒道:“这位考生,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半日,你确定不再检查一下?”

   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,就这么草草交卷,是否过于急促?

    李运则不以为然,很是自信地说:“不必检查,我写的策问之论字字皆是经典,无可改动,请大人封存吧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阅人无数,见过狂的人,还见过这么狂的,敢说自己策问字字经典的人,他绝对是第一个。

    “年轻人,做人别太狂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