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个时辰后,西北大营炸开锅了。 今年的冬季比任何时候都要冷一些,过冬的棉衣还在路上,兵士们只能在严酷的环境下,抵御匈奴军。 他们这还算好的,听说今夏朝廷征的那些新兵,到现在连个趁手的兵器都没有。 大家也都理解,东海不富裕,他们如今还有兵器用,有衣袍穿便已经很幸福了。因而闲暇时,大家就喜欢骂先帝。要不是先帝在位时将国库挥霍一空,又有皇子夺嫡劳民伤财,死伤无数,如今的东海局势应该相当的安稳。 可这些都是没用的话,大家心里清楚。陛下已经做得很多了,他们不该抱怨太多。昔日的镇西军都能打胜仗,他们比镇西军的军备丰富许多,为何挡不住匈奴?因而,大家虽然没有保暖的衣袍,也有一腔热血。 何况上官已经说了,过冬的棉衣已经在路上,让大家不要急。 这几天,北营的人已经穿上了新棉衣。说是新的,那棉花却是旧的。不过续的多,穿着也算暖和。 其他各营的人心里也没嫉妒,北营就在前线,那都是直面匈奴兵的。他们要穿不暖吃不饱,要如何打仗。 可谁能想到,这样一个普通的冬季早晨,会有一个打着送温暖旗号的车队,给他们送来了保暖的衣裳。 那衣裳古里古怪的,叫他们穿在军袍内。可薄薄一层,竟暖和极了,而且轻便方便活动。无论是挥刀,还是闪避,都不会有影响。 庞文看着大家将羽绒衣分发下去,嘴角勾着一抹笑。 送温暖这话还是东家说的。起先是他们打算把这些越冬的衣衫送到西北时,她随口说了句:“你们这还真是送温暖到前线,军民鱼水情啊……” 庞文便记在心里,正好就这么用上了。 “庞帅……不,庞先生。”来人朝庞文拱拱手,头盔下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。 庞文抿了抿唇,朝他颔首,“老陈,许久不见了。” 被称作老陈的男人的眼圈儿倏地便红了,他忍着泪没哭,只是哽咽的说:“这几年你们可还好?我听说你们离开镇西军,可到哪里都打听不到你们的踪影。” 庞文含笑道:“找了个营生,这不……给新东家送了物资来。东家说你们打仗不容易,就自掏腰包置办了这些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