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六章 瞻前顾后-《锦绣农女:拐个将军来种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羊毛的确能制成衣裳,不过是直接用羊毛续成厚厚的毡子。即便有从外域送来的挂毯,那也是价格高昂。汉人对于羊毛的工艺根本不了解,更不清楚是如何制成的毯子。

    做毯子太慢了,需要用很细的羊毛线一点点的织。而纺好的毛线,只需要两根棒针,就能制成一件衣裳。

    苏月白小时候时,还流行织毛衣。大人小孩子,穿的都是自家打的毛衣。到后来她长大后,穿的毛衣都是在商店里买的。虽更加轻薄保暖,但那种被温暖的心情却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若将这制成衣裳,怕是比布袍要保暖。”陆彦墨捏着一团毛线,蠢蠢欲动。

    而后,苏月白便给二驴做了一件小衣裳。

    “这个你就别想了,不适合军队。”

    毛衣是直接用棒针编织,在关节处不能做的轻薄贴合,很大程度限制了动作。尤其在战场上,若穿着厚厚的毛衣毛裤的,动作也会变得缓慢。而苏月白他们开发的羽绒衣,则是在关节部分,进行了特殊处理,保证肢体的灵活性。

    陆彦墨理解的点了点头,可眼睛还是盯着那衣裳目不转睛。

    “羊毛易得,可要做成衣裳还不知道要多久。”

    陆彦墨先看到的毛线,后来才看到了衣裳,所以不清楚这件小袍子是苏月白用了六日织好。这还是在她手艺生疏,边织边拆的前提下。

    可是要用普通的布匹做一件衣裳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手缝很慢的,一个熟练的工人,用制作好的裁片,一天也不过能做两三件袍子。

    这其中,还不饱含领口袖口地方的镶嵌。

    “只要熟练了,速度很快。”

    苏月白起先受到现代记忆影响,按照小时候她看到人家织毛线的方式,后来发现效率太慢了。既要将这些毛衣卖给那些需要的普通人,成本就要降下来。于是,她是直接织的裁片,最后用针缝起来的。本来需要织一周昨夜,可她用自己不熟练的手艺,只用了六天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,如果把这个手艺教给大家,等大家熟练后,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