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老板表白吓坏影珊-《障眼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柳总?真的是你啊?你不是赶不回来吗?”陈影珊不知道,柳文军一直就站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,没有惊动她。

    “今天临时改变了计划,还是要来为你助阵啊。”

    柳文军笑眯眯地,他没有想到这个小姑娘的临场发挥会有这么好。从容大方,口齿清晰,举止得体,一副大家风范。

    “走,小陈,我请你去个好地方吃饭,你一定没有去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——”陈影珊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“走吧,就当是庆贺你首战告捷。”柳文军不由分说,把陈影珊拉上了轿车。

    车子冒着黑烟,绝尘而去。陈影珊不敢回头,她怕看见张博那双忧郁的眼睛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地方?

    这里的围墙都是玻璃做的,热带丛林里一棵棵参天大树横贯其中。旋转的风车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,人们三三两两地在林中小憩,有一些穿着黄色制服的年轻人溜着旱冰,拿着托盘穿梭于间。这就是一个原始森林,完全是原生态的自然美景,陈影珊不觉惊呆了,居然有这般人间仙境?自己还真是孤陋寡闻啊。

    柳文军把陈影珊带到了一颗大榕树下,紫藤萝的茶几上放着刚沏好的一壶铁观音,袅袅清香迎面扑来。

    “小陈,坐吧。”

    柳文军提起茶壶,把茶水在功夫茶具上淋滤了一遍,倒空。然后用镊子重新又夹了一些茶叶,放了进去。

    早就知道远州的功夫茶了得,陈影珊还就没有正儿八经地体验过。 所谓功夫茶,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,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。之所以叫功夫茶,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。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,此功夫,乃为沏泡的学问,品饮的功夫。

    面前的茶池形状如鼓,瓷制,由一个作为“鼓面”的盘子和一个类似“鼓身”的圆罐组成。盘子上有小眼四个,为漏水所用。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。

    柳文军很精通茶道,手法也很熟练,他把泡好的茶汤倒入闻香杯,再倒入小茶杯。

    “小陈,闻闻看,这可是上好的铁观音,它香味纯正,口感也很清甜。”

    陈影珊端起茶杯,嗅了嗅,一饮而尽。顿时满嘴生津。

    “真好喝,这茶杯小如核桃和我们老家的酒杯差不多大。你们真是讲究,把茶当酒品。可喝酒又偏偏用大杯,把酒当茶喝啊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你说得话还真是有趣。”柳文军被逗乐了,他最喜欢看陈影珊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望着他。

    “功夫茶要慢慢品,可不能象你刚才那样一饮而尽哟。这一杯,你慢慢来,看看感觉会不会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陈影珊眯缝着双眼,一点点用舌尖去细品,“咦?还真是,口齿留香,回味无穷耶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功夫茶起源于宋代,在广东的潮州府及福建的漳州、泉州一带最为盛行,乃唐、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。苏辙有诗曰:‘闽中茶品天下高,倾身事茶不知劳。’说的可就是功夫茶哟。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,初喝似嫌其苦,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。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,如铁观音、水仙和凤凰茶。乌龙茶介乎红、绿茶之间,为半发酵茶,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。”

    “哦,柳总,你真是个行家,你今天又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呢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,有时间,我们可以常来这种地方坐坐。在这里,工作的劳累会一扫而空,心情会加倍地舒畅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两个黄制服的服务生踏着滑轮来到了榕树下,把托盘里的热气腾腾的食物放到了他们的面前,然后掀开包裹食物的一层薄锡纸,倒上了一层仕油。只听得“兹”的一声,香气漫溢开来,立刻让人食欲大增。

    陈影珊从没享受过这样的一种情调,这种几近陶醉的情调也只有在梦幻中悄悄勾勒过。可童话世界却又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眼前,亦真亦幻让人不敢相信。
    第(2/3)页